胡錦濤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全文)
新華網北京6月11日電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六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2012年6月11日)
胡錦濤
各位院士,同誌們:
中國科學院第十六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會今天隆重開幕了。首先,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兩院院士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
2010年6月,我們召開了中國科學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會。會議強調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切實把科學技術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戰略基點,把科技進步與國家發展戰略、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緊密結合起來,構建完整的創新體係,下大氣力解決影響我國未來發展的重大科學和關鍵技術問題,大力發展與民生相關的科學技術,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搶占未來發展先機。
兩年來,兩院院士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緊緊圍繞我國發展重大戰略需求,瞄準世界科技前沿,開拓進取,銳意創新,奮勇拚搏,我國科技工作取得一係列新成就新進展。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成功,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創下5188米的下潛記錄,實現了我國空間海洋技術新跨越。首座實驗快堆成功並網運行,“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研製成功,煤製乙二醇和甲醇製烯烴實現工業化應用,風能、光伏發電、儲能電池等關鍵技術取得新突破,寬帶無線移動互聯網、量子通信實用化取得新進展。百畝超級雜交稻試驗田畝產突破900公斤,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技術、重大藥物創製和低成本醫療設備研發等提高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能力。基礎前沿領域取得了中微子振蕩、鐵基超導、拓撲絕緣體等一批世界領先的科學成果,量子信息、納米科技、幹細胞和再生醫學、生命起源和進化等若幹重要和新興領域的前沿探索進入世界前列。兩院作為科學技術思想庫,積極推進決策科學化,為國家相關決策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為我國科技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兩院院士和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當前,世界主要國家為了擺脫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和推動經濟複蘇增長,克服全球共同麵臨的能源資源環境等重大問題,紛紛加大科技投入,搶占科技製高點,爭取發展主動權。科技競爭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科學技術日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納米科技、認知科技呈現群發突破的生動景象,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催生新一代技術群和新產業生長點。能源資源科技將推動能源結構戰略性調整、促進可持續能源和資源體係的形成,材料和製造技術將加速綠色化、智能化、可再生循環的進程,空間海洋和平利用和開發將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巨大增量資源,生態環境保護能力提升將有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量子世界的調控,暗物質、暗能量的探測,生命現象係統整體的認知,都有可能引發科學知識體係的結構性變革。
“十二五”時期,我國仍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國家製定了“十二五”規劃綱要,強調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調整需求結構和擴大內需為導向,確立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長、社會建設明顯加強、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等重大目標。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強調,要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更多依靠科技創新驅動,全麵落實國家中長期科技、教育、人才規劃綱要,大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形勢和任務對兩院院士和廣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大顯身手的廣闊舞台。
兩院院士和廣大科技工作者要肩負起自己的使命和責任,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把推動科技創新驅動發展作為重要任務,緊緊圍繞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緊迫需求,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戰略機遇,大幅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共性、核心、關鍵技術突破能力,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大力推動科技惠及民生,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盡快走上創新驅動的軌道。這裏,我對兩院院士提幾點希望。
第一,希望兩院院士堅持勇於創新,積極引領科技加快發展。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最關鍵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隻有具備強大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才能在全球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才能真正建成創新型國家,進而向世界科技強國進軍。包括兩院院士在內的廣大科技工作者要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取得基礎性、戰略性、原創性的重大成果。要加快推進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深入實施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工程,增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要加強戰略高技術創新,發展空天戰略高技術,保證我國有效進出與和平利用空間;發展海洋戰略高技術,提高我國海洋經濟水平,保護海洋航運安全,開發深海資源;發展生物安全應對技術,有效防控對人民生活和生態環境的生物威脅;發展信息網絡戰略高技術,建設基於網絡信息的社會態勢預警、分析、監控、應急體係,維護信息基礎設施和網絡安全。要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始科學創新,在生命科學、空間海洋、地球科學、納米科技等領域力爭取得原創性突破。要加強先導技術研究,在關係長遠發展的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能源技術等關鍵領域力爭取得重大創新成果。
第二,希望兩院院士堅持服務發展,積極推動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最關鍵的是要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既要從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中找準科技創新主攻方向,又要把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要牢固樹立服務發展意識,更加積極地投身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要麵向重點產業轉型升級,加強係統集成創新,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實現關鍵工藝技術、高端產品研發重大突破,從根本上扭轉重點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嚴重依賴國外的局麵。要麵向培育發展高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促進高技術產業向技術創新引領型轉變,從產業鏈低端向產業鏈高端延伸,力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若幹方麵引領世界技術和產業發展方向。要麵向推進農業現代化,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綠色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