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所在廣州種業創新大比武活動中獲總決賽冠軍
時間:2021-08-31 00:00
來源:
【字體:大中小】
8月30日,“海大杯”廣東種業科技創新大比武在廣州國家農業科創中心舉行。經過激烈角逐,水稻所首席科學家王豐研究員領銜的項目《雜交稻優質不育係泰豐A的創製與應用》力壓群雄,獲得本屆金星獎。
上午10時,隨著一聲鑼響,“海大杯”廣東種業科技創新“大比武”100萬獨獎總決賽正式拉開帷幕,來自全省各地的8支參賽隊伍展開了角逐。據悉,8支決賽隊伍是在前期經過3個月3輪遴選產生的,涵蓋種植業、畜禽、水產、微生物等廣東農業主導產業,入圍決賽的參賽項目以解決我省乃至我國種業“卡脖子”為攻關方向。本次大比武設立獎金100萬元,50名裁判現場打分。經過一天緊張有序角逐,最後,水稻所的參賽項目《雜交稻優質不育係泰豐A的創製與應用》一舉奪魁,成為大比武總決賽冠軍。
據了解,王豐研究員領銜的水稻雜種優勢研究與利用團隊,長期致力於秈型雜交稻遺傳與育種研究,先後育成泰豐A、榮豐A、安豐A、吉豐A、廣泰A、揚泰A、廣恢998、廣恢1002、廣恢466等一大批雜交稻優良親本和高產優質抗病新組合,累計推廣應用超過4億畝。20世紀90年代,團隊前瞻性地提出未來雜交稻必須走優質化發展道路,並創造性地培育出粒型細長、堊白少、整精米率高、食味佳的不育係泰豐A,被國內外同行廣泛應用。迄今,利用該不育係已育成泰優係列優質雜交稻42個通過國家或省級審定,其中,15個次品種獲國家或省級優質稻食味鑒評金獎和銀獎,有效地解決了雜交稻“高產不優質”的“卡脖子”問題,大幅提高了稻米加工企業的商品率和經濟效益,帶動了雜交稻種業和優質稻米產業的發展,為國家糧食安全做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