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科技報】廣東省農科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副研究員國彬:紮根梅州,為地方農業農村發展"穿針引線"
一批又一批廣東省農村科技特派員紮根基層,以服務“三農”為己任,在南粵大地的青山綠水、田間地頭,用科技的力量幫助農民造血扶智、脫貧致富,用汗水和智慧書寫了一頁頁科技興農富民的炫彩篇章。來自必威betways 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的國彬,是全省數萬名農村科技特派員中的一員。2018年初,他被派駐到必威betways 梅州分院工作,主要負責推進必威betways 與梅州市人民政府共建鄉村振興農業betway亞洲官方 示範市工作。在梅州工作期間,他通過積極參加各類科技下鄉活動,結合專業所長,將課堂開在了田間地頭,充分發揮了農村科技特派員黨的“三農”政策宣傳隊、農業科技傳播者、科技創新創業領頭羊、鄉村脫貧致富帶頭人這四個重要作用,為當地的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提供了助力。幾年來,國彬的工作不僅得到幫扶對象的充分肯定,也實現了自我價值,用他自己的話就是“通過科技幫扶,能讓農民因一個又一個生產技術難題的解決而增收致富,我感到十分欣慰”。
組建專家團開展科企對接
為高效推進農村科技特派員工作,根據梅州農業生產需求,省農科院梅州分院組建了全產業鏈科技服務專家團,組織農業科技培訓,開展科企對接服務。國彬通過分院搭台、資源聯動等方式,積極開展新品種、新技術示範與推廣,充分發揮省農科院梅州分院的職責和作用。
國彬認為,每個村子的發展方式各不相同,必須深入基層了解每個村莊的發展條件,尤其是勞動力現狀,才能找到最接地氣、最適合村子脫貧的發展方式。國彬通過調研發現,興寧市大坪鎮蘭亭村,留在貧困村中的基本為50歲以上勞動力,很難集中精力開展農業生產,從而導致大量田地荒廢。結合村子的實際情況,在經過與駐村工作組商議後,國彬建議發展輕勞力的食用菌產業,並邀請了省農科院食用菌專家團隊與梅州市農林科學院微生物所的技術人員,一同帶領駐村幹部走訪相關食用菌生產廠家,尋求優良的食用菌包,為了讓村民們放心種植,國彬還同時引進企業訂單收購,解決了食用菌產業源頭和銷路問題。
在調研中,國彬還發現,農民多是依靠老一輩傳下來的經驗進行生產,產量較低且品質一般。另外,由於不科學的施肥,許多耕地已遭到嚴重破壞。針對這一情況,國彬采取向貧困村派發水溶肥、控釋肥等一批環境友好型肥料,大力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有機替代化肥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水稻一次性施肥技術,減少化肥施用量,進而減少了過量施肥造成的農業麵源汙染風險,逐步修複了耕地環境。
科技下沉助力產業提升
科技強則農業強。作為廣東省農村科技特派員,國彬深知科技對農業產業的關鍵性作用。為充分發揮省農科院梅州分院的“航母效應”,他結合每位專家的技術所長,整合專家資源,帶領專家深入農村一線,指導農戶生產種植,因地製宜地為農民開展各項生產技術培訓。
幾年裏,國彬通過為村裏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新農資,舉辦培訓會、進村現場技術指導,邀請駐村幹部、農技人員參加示範觀摩會等多種形式,為農戶們提供技術幫扶服務,他和團隊還根據貧困村產業發展情況,向當地村委發放技術手冊、優良作物品種及新型肥料等農業物資,手把手教農戶如何科學種養,解決產業發展技術難題,提升當地農業技術水平。
▲國彬(左一)向農戶們發放農業生產物資
此外,根據村產業發展情況,為了推薦適合當地種植的優良作物品種,他邀請駐村幹部、農技人員參加梅州分院舉辦的新品種、新技術示範觀摩會——“主要農作物栽培技術培訓會”“苦瓜良種良法培訓展示會”“蔬菜良種良法展示觀摩培訓會”“蜜柚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培訓班”等等,累計展出新品種150餘個,新技術40餘項。通過參會,大家拓寬了視野,打開了思路,為村內產業發展奠定了科技基礎。
“以往,許多農戶生產時遇到了問題,不知如何找專家谘詢,最終隻能作罷。”國彬表示,科技扶貧最顯著的意義在於可以在專家與農戶直接架起溝通的橋梁,農民既了解了科技對於農業的重要性,要進行科學種植,又知曉在生產種植中遇到問題如何聯係和找尋對口的專家。
駐鎮幫鎮促進鄉村振興
3年基層駐點結束後,國彬心係梅州,又積極申報承擔了廣東省農村科技特派員駐鎮幫鎮扶村項目,對接鄉鎮為梅江區西陽鎮,茶葉是該地區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鄉村振興關鍵在於產業振興。針對坡地茶園普遍存在的茶園土壤“粘、薄、瘦、酸、旱”等問題,國彬通過建設示範基地,開展“茶園測土配方施肥+有機培肥+有機營養液肥+茶園廢棄物資源化循環利用”等關鍵技術集成示範與推廣,並持續跟蹤示範應用效果,通過技術應用,示範區茶葉產量增產為8%-15%;氨基酸含量有所提升,咖啡堿、酯型兒茶素含量有所降低,茶葉品質得到有效提升。
▲國彬(右二)在示範基地進行技術指導
同時,根據駐鎮工作隊提出的部分茶園存在施肥技術等關鍵性問題,國彬開展了實地調研與現場技術指導,他從施肥方法與肥料選擇等方麵講解了如何科學合理地施用肥料,提高茶園土壤可持續供肥能力。茶企負責人表示:“通過特派員的技術幫扶,今年春茶品質相比以往得到了顯著提升。過去做農業都是靠天吃飯,發現問題也不知道怎麼聯係專家,現在鎮裏來了科技特派員專家團,我以後要多請教多學習,努力提高技術水平。”
在生產一線開展技術服務的同時,國彬也注重線上技術指導服務。在得知西陽鎮麵臨冷空氣、龍舟水等自然災害來襲時,國彬第一時間通過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向西陽鎮茶企、茶農轉發了由省農科院主編的《防寒防凍手冊》《“龍舟水”災後農業複產技術措施》,內容包括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防範及恢複生產技術指導,從技術層麵,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凍害、水害影響。
農村科技特派員工作的開展不僅給了貧困村被幫扶的機會,對科技特派員來說,也是一個深入基層為農戶村民切實解決問題,發揮自身專長、學有所用的好機會。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國彬坦言“初心就是用科技服務三農,助推農村產業提升,使農村脫貧致富,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每當村民們積極主動向我請教難題,我用自己所學竭盡所能地幫他們的時候,我便感覺離自己的初心又近了一步。”
人物簡介
國彬,副研究員,任職於必威betways 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2018-2020年任必威betways 梅州分院辦公室主任。期間,他積極推進必威betways 與梅州市人民政府共建鄉村振興農業betway亞洲官方 示範市相關工作。他結合專業所長,把接地氣、易實施的農業技術講給農民聽、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引著農民富,真正做到了將課堂開在田間地頭,有效促進了當地農業產業的發展。2021年,他在農村科技特派員服務工作中因表現突出,被廣東省科學技術廳評為優秀農村科技特派員。
原文鏈接:https://h5.gdkjb.com/epaper/#/article/view?id=2020035920&index=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