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手機版二維碼
微信
手機版二維碼
  首頁 > 必威betway安卓app

【南方日報】繪就嶺南農業新圖景 夯實高質量發展厚根基

省加快推進現代化產業體係建設第五場專題會議召開,為嶺南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共謀良策
時間:2025-08-27 15:45 來源:南方日報 【字體:

圖片3.png

  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按照省委關於充分發揮人大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中作用的部署要求,8月26日,省加快推進現代化產業體係建設第五場專題會議(嶺南特色現代農業專場)在必威betways 召開。會上,多名院士專家、人大代表、科技機構代表、企業代表深入探討、務實建言,多個部門負責同誌現場回應,為加快構建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並舉、產加銷貫通、農文旅融合的現代鄉村產業體係凝聚共識、共謀良策。

  會上,省人大農村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水華介紹,當前,廣東嶺南特色現代農業產業基礎紮實、發展成效顯著,現代化產業體係構建穩步推進。2024年廣東省農林牧漁總產值9701.21億元,位居全國前列。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營業收入1.63萬億元,擁有農業龍頭企業5507家,年營收規模近萬億元。全省收集保存農業種質資源36.8萬份,保存種類和數量位居全國前列,海水魚苗產量、蝦苗產量均連續7年穩居全國首位。

  在加快推進現代化產業體係建設的背景下,廣東如何立足現有基礎,進一步突破卡點堵點,繼續寫好嶺南特色現代農業優“粵”答卷?

  會上,多名專家代表輪番發言,圍繞現代化海洋牧場規模化體係化發展、“粵強種芯”“粵強農裝”工程實施情況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入研討。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說,廣東需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宜機化改造,建成適應現代農業規模化生產的地平整、土肥沃、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高標準農田。中國工程院院士、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實驗室(廣州)主任張偲提出要打造“廣東海鮮”品牌,做強海洋牧場,重視精深加工和市場建設。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研究員劉耀光說,要構建“種質資源保護—基因編輯—品種培育”全鏈條攻關路徑,加快突破性品種選育與產業化應用,築牢國家糧食安全的種源防線。

  省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形成專項任務清單,推動切實解決短板問題,為推動嶺南特色現代農業規模化、產業化、智能化發展,加快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係注入新的動力。


  ■院士專家、人大代表、科技機構代表、企業代表建言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南方農業機械與裝備關鍵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羅錫文:

  明確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主攻方向

  科技創新是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針對我省農業機械化的科技創新能力等問題,建議進一步明確各類創新主體的功能定位,增強企業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發揮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的基礎和生力軍作用,加強產學研結合。明確科技創新的主攻方向,聚焦農機發展的短板與薄弱環節,聚焦中小型特色農業機械、智能農機裝備,並鼓勵不同創新主體聯合申報和資源整合,創新項目立項機製。

  在發展智慧農業方麵,希望加大數字化感知、智能化決策等關鍵技術的創新研發,加強智慧農業人才培養,設立智慧農業本科專業、碩博學位點,並加強基層實用型人才培養。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實驗室(廣州)主任張偲:

  打造“廣東海鮮”品牌,做強海洋牧場

  廣東是海洋大省也是海洋經濟強省,打造“廣東海鮮”品牌,做強海洋牧場,極其必要。

  要推動“多規合一”,在國土空間規劃中優先保障海洋牧場建設用海需求,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一張圖”以明確空間布局與安全紅線。同時,應該重視精深加工和市場建設,精深加工體係建設主要包括海產品的鮮活輸運技術、保鮮技術、特醫食品研發技術等,市場建設主要包括物流體係建設、海洋水產品宣傳與科普、市場擴展等。

  廣東在氣候、市場和產業基礎上具備優勢,建議以廣州海洋實驗室、湛江灣實驗室、深圳大鵬灣國家級示範區為樣本,探索深遠海養殖規模化、集約化模式,為全國提供“廣東方案”。

  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亞熱帶農業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劉耀光:

  聚焦生物育種全鏈條創新,築牢糧食安全根基

  生物育種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支撐。建議以生物育種為核心,構建“種質資源保護—基因編輯—品種培育”全鏈條攻關路徑,加快突破性品種選育與產業化應用,築牢國家糧食安全的種源防線。

  重點突破基因編輯工具、生物大數據解析、AI育種算法等關鍵技術,推動育種向智能化、精準化、高效化邁進。進一步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資源,爭創生物育種領域的全國重點實驗室,支持建設大型表型組學平台和農業生物基因庫,打造跨學科、跨單位的創新聯合體,提升重大成果產出能力。同時,建議建立“政府+科研+企業”品種研發推廣機製,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張殿昌:

  構建產學研協同創新平台,助推可用易用成果轉化

  建議強化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間的深度創新合作,用好南海漁業科技創新聯盟,支持現代化海洋牧場核心技術與裝備研發,推動科技成果中試、測試與轉化。組建國家海洋牧場工程研究中心,推動政府與企業共同投入研發資金,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突出產業研究機構的支撐作用,加速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用到產業,推動海洋牧場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鼓勵各地市研究出台現代化海洋牧場科技成果快速轉化配套資金支持政策等,並建立成果轉化應用推廣平台。

  聚焦金鯧等深遠海主養品種,建議開展全鏈條產業科技攻關,如強化突破性新品種培育,培育飼料效率高、耐粗飼料的新品種。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海洋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寧淩:

  建設海洋牧場要做到“兩個堅守”

  建設海洋牧場要做到“兩個堅守”,堅守大食物觀定位,堅守耕海牧漁功能,加強海洋資源養護與生態修複,發展漁業生產,防止海洋漁業“非漁化”傾向。

  建議打造以漁業生產為核心的完整產業鏈,係統構建“種苗繁育—漁業養殖—飼料動保—養殖裝備—冷鏈物流—精深加工—交易服務”全產業鏈條。同時要精準識別海洋牧場產業痛點,前期應綜合考量選址、品種、設施布局和種苗保障等關鍵因素;中期須係統應對種苗飼料供應、船舶維護、極端天氣防範等現實挑戰;後期則需有效處理市場價格波動、加工增值、冷鏈物流、市場拓展與品牌建設等關鍵問題。

  廣東海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薛華:

  加強育種企業與科研院校聯動,攻克深海育種難題

  耕海牧漁,種業先行。建議從工廠化循環水和深海網箱育種上重點突破,進一步加強育種企業與科研院校的聯動,充分發揮市場力量、科研力量、社會力量,共同攻克深海育種的時代命題。

  工廠化養殖是水產養殖行業向現代化升級的方向,可以從根本上突破傳統水產養殖的發展瓶頸,實現從“靠天吃飯”到“可控生產”的現代化跨越。建議工廠化養殖與深海養殖加強聯動,通過海水養殖縮短養殖時間以規避風險,形成陸海接力,提升養殖效率。

  建議夯實飼料保供工作,特別是針對海洋養殖品種的營養和健康需求,著重強化海洋牧場專用飼料的技術研發和產品開發。

  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黎少鬆:

  加大種業政策支持,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

  種業是基礎性、公益性產業,建議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遴選重點育種企業,製訂長周期、有重點的扶持政策,在資金、重大項目和人才引進培養上支持。

  生物育種是未來種業競爭的主賽道、主戰場,建議製定相關政策,進一步加快生物育種科技成果產業化應用進程。建立育種企業和養殖企業的合作機製,保障育種長期投入,並完善技術服務市場化收費機製。

  廣東恒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丹:

  建議參考糧食儲備給予魚蝦儲備補貼

  建立水產品儲備庫,規劃建設5萬—10萬噸冷鏈物流魚庫,參考糧食儲備給予魚蝦儲備補貼,打造粵海糧倉、中國魚庫,保障糧食安全。加大對精深加工、水產預製菜產業園的支持力度,對園區建設、設備購置或迭代升級給予專項補貼,支持生產規範、溯源體係完善、品質保證的水產預製食品進機關,打通產業支撐體係的全鏈條。關注銷售渠道建設和品牌打造,解決“豐產不豐收”“鮮活產品價格波動大”的問題。

  建議加強產學研合作,支持設立專項課題對主要養殖品種進行病害防治研究,從種源、飼料、養殖環境、日常管理等方麵,搭建病害防控體係,降低由病害造成的風險。

  珠海市海洋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李毅強:

  健全關鍵基礎設施,構建覆蓋養殖區的監測網絡

  建議推動將政策性養殖保險全麵納入經常性政府開支預算,建立穩定、可持續的財政保障機製。同時,鼓勵保險及金融機構深度參與產品創新,依托“財政+市場”風險共擔模式,顯著降低養殖主體自擔費用比例。建議結合廣東氣候與養殖產業特點,開發更多普惠性、綜合型產品,減少重複投保成本。

  建議統籌健全藍色經濟核心區域的信號基站、觀潮站、氣象雷達等關鍵基礎設施,構建覆蓋養殖區的監測網絡。通過設施升級為海洋牧場設計建造和養殖運營企業提供實時精準的氣象、海況數據。

  廣州極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錢姝婷:

  構建“創新—共享—交易”體係,組建智能農機專利共享池

  廣東農業現代化的短板在丘陵山區機械化,潛力在丘陵山區智能化。建議以“需求導向+協同攻關”破解卡點,整合產學研資源,重點突破核心技術攻關。支持具備核心技術優勢的龍頭企業聯合優勢單位,組建創新聯合體,加速成果轉化,在嶺南特色作物場景打造全球技術標杆。

  破解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的難題,關鍵在構建“創新—共享—交易”體係。建議以行業龍頭為紐帶,組建智能農機專利共享池,將重大攻關項目專利有償授權給中小企業,降低創新門檻。同步建立省級技術交易中心,精準對接產業需求,讓創新成果真正“長在產業鏈上”。

  華南農業大學校長薛紅衛:

  推進“人工智能+農機裝備”深度融合

  針對智能農機裝備發展,建議整合省內科研院所、製造企業和數字技術資源,加大農機裝備的技術研發力度,提高適農性及作業質效。重點突破農用無人機、農業機器人等智能裝備關鍵技術,打造“研發—製造—推廣”一體化平台。加強現代化農業實用人才培養,鼓勵社會化服務主體加強對農機、農技等方麵的培訓。實施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示範工程,推動智慧農業示範場建設。

  在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方麵,建議加強科技資源統籌。建設粵西海洋種質資源庫,設立專項基金支持“零魚粉”飼料、水產疫苗等關鍵技術攻關。

  必威betways 黨委書記鄧詣群:

  構建“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產業服務”成果轉化體係

  嶺南特色現代農業是廣東現代化產業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議在農業科技的公共性基礎性社會性定位的基礎上,加大對農業科技的經費和政策支持力度,同時不斷探索金融支持農業科技創新的有效模式。

  要以國家戰略和產業發展需求為牽引,建立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共同參與的高效協同創新體係,合力破解產業發展難題。

  要進一步完善產學研合作機製,推動科學研究、實驗開發、推廣應用一體化布局,構建“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產業服務”的全鏈條成果轉化體係,助力廣東現代化產業體係建設。


  ■部門回應


  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省鄉村振興局局長劉棕會:

  紮實做好“土特產”文章

  將紮實做好“土特產”文章,建設鄉村產業發展平台,培強產業發展主體,壯大農產品加工業,積極推動農文旅融合。從實施農業種質資源精準鑒定、開展重大品種育種聯合攻關、種業企業扶優扶強、加強種業生產基地建設、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等5個方麵確保種業振興。

  將實施農機研發製造推廣應用一體化項目,推進無人化智慧農場技術發展,推動“人工智能+農機”深度融合;進一步加快推進區域農機社會化服務中心培育建設工作,組建廣東省農機創新服務聯盟和廣東省農機作業服務隊。

  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吳世文:

  推動種業從“經驗育種”向“科學育種”轉變

  要加力研發生物育種底盤技術和儲備育種關鍵基因數據,支持科研人員以自由探索的方式,深入挖掘生物育種新技術、新手段、新工具。要加緊優化以產業和市場為導向的育種目標體係,布局研發種業核心技術、培育新品種。要加速推動育種工作向“育種4.0”階段轉變,加強優異種質資源精準鑒定,突破全基因組選擇等關鍵核心技術,推動生物技術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加速融合,推動種業從“經驗育種”向“科學育種”轉變。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陳磊:

  圍繞重點領域開展關鍵共性技術攻關

  要綜合運用產業園區、首台(套)、重點研發計劃、產業基金、技術改造等政策,協同推進農機裝備研發製造和應用。重點圍繞丘陵山區小型農機、基礎零部件、智能製造等開展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和研究。

  加強與海洋漁業產業鏈上下遊企業、科研院所、配套企業的合作,加強關鍵技術攻關,強化現代深遠海養殖裝備供給能力。支持龍頭企業開展水下網衣智能清洗機器人研發,著力解決強附著物清洗難題,降低海生物腐蝕,延長海洋牧場裝備等設備使用壽命。

  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胡建斌:

  我省養殖用海的海域使用金征收標準處全國最低水平

  印發《廣東省海岸帶及海洋空間規劃(2021—2035年)》,按照“優近拓遠”的原則,規劃劃定漁業用海區麵積2.93萬平方千米。紮實做好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工作,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支持,推動解決部分漁港及傳統養殖海域涉及自然保護地和生態保護紅線問題。還會同省財政廳修訂海域使用金征收標準,大幅下調養殖用海海域使用金,目前我省養殖用海的海域使用金征收標準已處於全國最低水平。牽頭修訂海域使用金優惠政策,將免繳政策適用範圍擴大至廣東省管轄海域內現代化海洋牧場用海項目。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廣東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包祖明:

  鼓勵為海洋牧場企業提供個性化保險服務

  持續優化產品,鼓勵保險機構通過“水產品養殖死亡保險+設備損失險+水產品運輸險+從業人員意外險”全鏈條“一攬子保險”方式,為海洋牧場企業提供個性化保險服務。

  同時,要加強與農業、財政、氣象等部門溝通配合和數據共享,指導保險機構加大衛星遙感、物聯網、水下監測設備等科技應用,提升海洋牧場保險風險、道德風險管控能力,推動費率、賠付水平逐步下降。

  對提高養殖保險財政補貼比例、建立省級應急賠付基金和風險補償備用金等建議,配合做好測算和研究,積極推動完善海洋牧場保險多層次風險共擔機製。


  原文鏈接:https://epaper.nfnews.com/nfdaily/html/202508/27/content_10146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