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手機版二維碼
微信
手機版二維碼
首頁> 通知公告> 重要通知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於發布 2018 年廣東省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粵港聯合資助計劃 (項目) 指南的通知

時間:2018-11-08 10:06 來源:廣東省科技廳網站 【字體:

各地級以上市科技局(委),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中國製造2025》相關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全麵深化科技體製改革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的決定》《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科技創新的若幹政策意見》以及《粵港合作框架協議》相關精神,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和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按照有關要求,現與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開展2018年度廣東省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粵港聯合資助計劃(項目)合作。
  一、專題背景
  粵港聯合創新領域是經與港方協商而設立,將發揮粵港各自優勢,促進粵港創新資源整合,提升粵港兩地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現代產業體係建設進一步完善。所設領域圍繞粵港兩地科技創新需求,結合兩地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的緊密聯係,以及高新區、專業鎮在政策、產業生態等方麵的有利條件,彙聚創新資源,建設自主創新品牌。項目選取當前粵港兩地科技發展熱點進行聯合資助,爭取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上取得突破,進而提升粵港兩地的國際競爭力。
  二、專題內容
  麵向粵港兩地,支持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技術、高端製造裝備、智能機器人、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大氣及水汙染治理)、生物技術(腦科學)、食品安全等九個新興技術領域。具體支持方向為以下兩類:
  (一) 粵港創新平台建設專題(編號:20180502)
  在粵共建研發機構:主要支持兩地高校在廣東聯合設立的科技創新平台,港屬大學及科研機構在廣東設立的研發機構,港資企業在廣東設立的省級研發中心(工程中心),廣東企、事業單位與香港相關機構合作在廣東設立的省級研發中心(工程中心)、省級合作基地等。總體支持不超過10項。
  1.技術經濟指標要求:公共服務平台類合作,應具有開展合作的良好基礎和相對穩定的合作渠道,對本領域、本地區或本行業開展粵港betway亞洲官方 具有服務、引導和示範作用,有利於開拓、建設粵港合作夥伴關係網。要求在本領域形成科技發展及創新熱點報告至少1篇,至少設立1家聯合研發機構實施聯合研發,通過引進2名以上創新人才、共同培養人才不少於3人;應申請或獲得授權國內發明專利或國際PCT專利3件,在國際三大索引收錄期刊發表3篇以上論文等。企業為承擔單位的合作基地應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
  2.審批方式、支持方式及強度:采取競爭性評審,後補助支持方式,每項資助150萬元。
  在港共建研發機構:2014年6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廣東相關機構在香港設立的聯合研發中心、實驗室、科技孵化器,其香港合作夥伴是港屬研發機構或大學,以及在香港科學園、工業園落地注冊的港方機構。申報單位要提供港方合作機構的真實性材料;在香港科學園、工業園落地注冊的合作單位,要由相應的管理機構提供真實性材料。總體支持不超過5項。
  1.技術經濟指標要求:實施聯合研究開發項目,在引進創新人才、聯合培養人才方麵有建樹;有利於拓展粵港合作夥伴關係網;在國際三大索引收錄期刊發表論文等。
  2.審批方式、支持方式及強度:采取競爭性評審,後補助支持方式,每項資助150萬元。
  (二) 粵港betway亞洲官方 項目專題(編號:20180503)
  本專題主要支持已指定技術領域、有充分產業化前景的粵港合作項目。粵方符合條件的單位牽頭申報,港方單位作為參與單位共同研發。參與合作的港方單位必須同時以牽頭單位的名義向港方政府申請同一項目的經費資助,具體按港方要求進行申報,粵方作為參與單位共同研發。有關要求可登錄香港創新署官網(http://www.itc.gov.hk)查詢。隻有雙方同時申報、雙方都審核通過的項目才有機會獲得資助。
  1.技術經濟指標要求:應用基礎研究類和社會公益類合作項目,應解決我省關鍵技術需要或社會民生問題,在國際三大索引期刊發表論文,培養研究生,申請或授權國內發明專利,或國際PCT專利,通過加強研究成果的推廣應用,產生良好的社會效應或經濟效益。應用開發及產業發展類合作項目,應攻克關鍵技術,形成具有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申請或授權國內發明專利或國際PCT專利,培養betway亞洲官方 創新人才,產生良好經濟效益。
  2.審批方式、支持方式及強度:采取競爭性評審,事前資助。粵方每項資助100萬元;港方按港方要求評審,並提供資助。
  三、申報要求
  (一)申報人應具備的資格條件
  1.項目申報人須熟悉本研究領域;副高以上職稱,或博士畢業;項目組成員須包括合作各方1名以上成員。
  2.本項目執行期為自合同簽署日起不超過3年。項目組內受聘於廣東單位的外籍科研人員及香港地區科研人員,其受聘期起止時間應可覆蓋項目執行期,以保證有充足的時間完成科研任務。受聘的有效證明須作為附件隨申報書一並通過網上提交。
  (二)申報單位應具備的資格條件
  1.申報單位應為依法在廣東省境內注冊、具備獨立法人資格並具備一定科研開發能力和基礎,能為項目實施提供必要條件和資金保障的企事業單位。不接受廣東機構單獨申報;必須聯合1家或多家在港注冊的機構作為合作單位共同申報。港方機構如為企業,須有相應的商業注冊證明材料。
  2.粵方參與合作的企業必須有相應的自籌資金投入。原則上,粵方企業應提供至少與財政專項資金等額的配套資金。申報書須附有明確的自籌經費和使用情況說明、以及蓋章簽字齊全的經費承諾證明公函原件。僅由科研院所或大學參與研發的項目,自籌經費不作要求。
  3.申報各方應具備相應的合作渠道和能力,並保持良好的互信關係。申報材料要圍繞申報項目應具備的人才團隊、技術儲備、科研設備、硬件條件、經費支持以及雙方合作的互補性作充分說明。在申報材料中未列明前期與港方合作夥伴互動情況的項目,形式審查將不予通過。
  4.牽頭申報單位作為項目責任主體,應承擔主要研發工作,並對財政專項資金作合理籌劃和安排。本專項資金隻支持在廣東境內開展的研發活動,合作各方可在廣東境內使用該專項資金;需在廣東境外使用資金的,建議由承擔單位用自籌或其它資金列支。
  (三)其他要求
  1.合作各方(含三方以上)需共同簽訂合作協議。具體要求如下:(a)須注明簽字各方的姓名、單位、部門、職務及聯絡方式等具體信息。雙方單位要加蓋公章,項目負責人簽字;港方單位如沒有公章,至少要有項目負責人簽字。(b)須包含合作期限、合作內容、各方投入、知識產權歸屬、分工、權益分配和簽署日期等要素,權責分明;(c)約定的合作內容須與申請項目研究的內容相符;(d)采用製式模版。不接受以電子郵件或書信代替合作協議。具體要求見附件模板。
  項目申報資料必須按照省科技廳陽光政務平台申報要求填寫。項目申報單位及申報人可根據需要提交相關附件。原則上附件應能夠對項目申報內容和方案進行佐證。所有資料都要通過網上平台提交,不接受紙質材料。
  2. 經費預算。申報單位認真做好項目經費預算,申請財政資助經費的強度必須與本通知指引相同。
  3.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項目負責人或申報單位原則上不得進行申報或通過資格審查:(1)已承擔粵港聯合資助項目的申報人必須完成在研所有粵港項目並通過驗收後方可申請本年度項目。(2)項目負責人或企業法人有省級科技計劃項目3項以上(含3項)未完成結題的或有項目逾期一年未結題的;(3)在省級財政專項資金審計、檢查過程中發現重大違規行為,或有其它不良信用記錄的;(4)同一項目通過變換課題名稱等方式進行多頭申報的;(5)項目主要內容已由該單位單獨或聯合其他單位申報並已獲得省科技計劃立項的;(6)項目未經主管部門組織推薦的。
  四、申報程序
  (一) 注冊。首次申報的粵方單位可在省專項資金管理統一平台進行注冊後轉入省科技廳陽光政務平台進行申報;或者在省科技廳陽光政務平台注冊單位信息,獲得單位用戶名和密碼,同時獲得為本單位項目申報人開設用戶帳號的權限,項目主持人從單位科研管理人員處獲得用戶名和密碼,填寫個人信息後進行申報。已注冊的單位繼續使用原有帳號進行申報和管理。
  (二) 申報。各單位和申報人注冊後即可通過網絡提交申請書及相關附件資料。
  (三) 審核推薦。省直主管部門在省科技廳業務綜合管理係統對申報項目擇優推薦至省科技廳;各地市所屬企事業單位的申報項目,須由地級以上市科技局通過平台向省科技廳擇優推薦。
  (四) 資格審查和項目評審。省科技廳委托中介機構對各主管部門推薦的項目進行資格審查和評審,擇優予以支持。
  凡獲得資助項目,其合同書將在陽光政務平台上自動生成,先期申報書所填相關指標將不允許修改,請申報單位根據項目實際情況謹慎填寫。
  五、申報時間
  網上申報時間與港方同步,即2018年4月26日9:00至2018年6月15日17:00,各級科技主管部門網上審核推薦到省科技廳陽光政務平台的截止時間為2018年6月25日下午17:00。
  六、聯係方式
  業務谘詢:省科技廳規劃財務處 司聖奇(020-83163838)
  省科技廳交流合作處 楊保誌(020-83163862)
  省betway亞洲官方 促進中心 袁豔(020-83562716)、許瑩瑩(020-83561424)
  傳真(020-83549275)
  技術支持:省科技創新監測研究中心(020-83163338、83163469)

  附件:粵港項目合作協議模板

省科技廳
2018年4月26日

版權所有:必威betways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金穎路29號郵編:510640

粵ICP備1610136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