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手機版二維碼
微信
手機版二維碼
  首頁 > 院所動態 > 科研進展

茶葉所首次從毛葉茶中發現新天然抗焦慮氨基酸——毛氨酸

時間:2025-08-05 11:50 來源:茶葉所 【字體:

  近日,茶葉所茶樹資源與育種團隊與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聯合在國際期刊Food Chemistry(中科院農林科學一區top,IF=9.8)在線發表了題為“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 evaluation of A new natural non-protein amino acid in Camellia ptilophylla”的學術論文。茶葉所為論文第一完成單位和通訊單位,茶葉所與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聯合培養博士生方開星副研究員為論文第一作者,茶葉所吳華玲研究員、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邱聲詳研究員和鄧書林研究員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

  毛葉茶是我國特有的珍稀野生茶樹資源,1988年首次在廣東龍門被發現,因不含咖啡因的特性備受關注。然而,其製成的茶葉風味偏苦,缺乏傳統茶葉的鮮爽甜潤,極大限製了產業開發。

  本研究發現,毛葉茶風味差異的關鍵在於氨基酸組成:毛葉茶嫩梢中總氨基酸含量雖與常規茶種相當,但茶氨酸(決定茶葉鮮爽味的核心成分)含量極低,僅為常規茶種的1/63至1/168。通過結合核磁共振、高分辨率質譜等技術進行係統分離純化與結構分析,最終從毛葉茶地上組織中鑒定出一種茶樹新天然氨基酸物質——4-氨基-5-羥基戊酸(camptinine,毛氨酸)。結合其結構特性及其在毛葉茶中與其他氨基酸含量相關性分析,推斷毛氨酸很可能是茶氨酸和穀氨酸的代謝產物。進一步動物實驗證實該物質具有顯著的抗焦慮生理活性,且對機體的副作用較其他傳統活性物質更溫和。這一新氨基酸的發現不僅揭示了毛葉茶獨特的氨基酸代謝機製,完善了茶組植物的氨基酸代謝通路,更為功能性食品與天然藥物研發提供了新方向。

  本研究得到了廣東省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係、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5.145735

圖片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