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手機版二維碼
微信
手機版二維碼
  首頁 > 院所動態 > 科研進展

動科所在油茶粕飼料化方麵取得新進展

時間:2025-11-10 17:31 來源:動科所 【字體:

  近日,動科所生態養殖與環境控製研究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中科院環境科學與生態學一區TOP,IF=9.0)發表了題為“Transforming Camellia oleifera meal into feedstuff : Enhancing value through detoxification and fermentation”的研究論文。崔藝燕副研究員為該論文第一作者,餘苗研究員為論文通訊作者。

  中國擁有豐富的油茶資源,油茶粕是油茶籽榨油的副產品,大部分被丟棄,浪費了寶貴的資源,並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汙染。在可持續發展和糧食安全的背景下,利用油茶粕作為飼料原料不僅可以利用其營養價值,還可以支持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生產消費體係,從而形成有益的油茶-飼料-動物生產循環。

  油茶粕的皂苷含量很高,苦味和毒性限製了其作為飼料成分的使用。合適的利用策略對於將油茶粕轉化為可行的飼料原料至關重要。去除皂苷的其他例子包括熱處理、酶反應和發酵,主要應用於豆科植物。關於使用這些方法處理油茶粕的研究有限。

  本研究采用加熱和發酵的方法可以增加油茶粕的生物轉化。研究發現Na2CO3溶液是一種有效的解毒劑,顯著降低了皂苷含量,同時改變了微生物群落結構和代謝物。發酵進一步降低了脫毒油茶粕的皂苷水平,改善了營養成分,並增加了有益代謝物的豐度。有益細菌的相對豐度上升(Pediococcu,Levilactobacillus,Lactiplantibacillus等),而有害微生物的相對豐度下降。日糧中添加發酵油茶粕不會降低清遠麻雞的生產性能,有效抵消了飼喂未經處理油茶粕的負麵影響。本研究為開發油茶粕衍生的飼料原料提供了理論依據,並拓寬了替代飼料原料的可用範圍。

  該研究獲得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豬禽種業全國重點實驗室項目、必威betways 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等多個項目的資助。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biortech.2025.133578

圖片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