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銘飛:做事情一定要有前瞻性
自1980年獨立建所以來,45年間,必威betways 動物衛生研究所(以下簡稱:“動衛所”)從一間簡陋實驗室起步,經曆四次戰略轉型,成功探索出一條“科研紮根產業、成果反哺創新”的發展新路。
如今,作為廣東畜牧獸醫行業科技創新的中堅力量,動衛所已在技術攻關、成果轉化、鄉村振興等多條賽道上,跑出了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
近日,《南方》雜誌記者專訪了必威betways 動物衛生研究所所長孫銘飛,深度解碼這條曆經磨礪的創新突圍之路。

工作中的孫銘飛
破界突圍:鎖定產業背後的科學問題
《南方》雜誌:今年是動衛所成立45周年,回首發展曆程,您如何總結這45年的關鍵節點?
孫銘飛:我們的發展大致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創業期。一切幾乎從零開始。沒有現成的經驗、沒有先進的設備,靠的是務實探索、艱苦奮鬥。那時候,我們秉持實事求是的作風,靠一點點積累,把最基礎的科研體係慢慢建立起來。
第二階段是學科發展期。新興的基因生物學科成為重要突破口。我們在前瞻性研究、技術創新上邁出了重要步伐,很多當時的技術路線與思路直到今天仍在沿用。
第三階段是轉型探索期。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階段。我們開始思考,科研成果如何轉化為實體經濟,真正服務產業。做事情一定要有前瞻性,科技不能隻停留在實驗室,要把成果做成產品,讓市場認可,讓產業受益。這一時期,省農科院與我所投資企業廣東永順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永順生物經過多年深耕,已經成長為獸用生物製品行業的佼佼者,並於2021年成為北京證券交易所首批上市公司,該公司也是我所研發的獸用疫苗產品成功轉化的重要途徑之一。

永順生物在北交所上市
第四階段是創新開拓期。在國家養殖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的背景下,動衛所也在全麵重塑定位——既要承擔政府公益職責,又要服務廣東區域特色科技需求;既要推動實體經濟發展,也要堅持科技創新。這“四位一體”的職責體係,決定了我們的研究所既要頂天又要立地,既麵向國家戰略需求,也切實服務產業一線。
供需耦合:打通實驗室到市場的黃金通道
《南方》雜誌:近年來在科技創新方麵,動衛所取得了哪些標誌性成果?
孫銘飛:新獸藥研發是我所的重點工作方向之一。2018年,我所研發申報的副豬嗜血杆菌疫苗獲批三類新獸藥證書,生產技術轉讓金額1050萬元;2019年,雞球蟲病四價活疫苗三類新獸藥證書也順利拿到,生產技術轉讓金額2100萬元。可以說,這些研發成果取得了積極進展。此後幾年,我們保持了穩定的創新輸出,“十三五”以來已累計獲得5個新獸藥證書和2個新診斷製品(農業農村部公告頒布),目前還有8個候選新產品正處於臨床批件階段。更重要的是,這些獲批新獸藥證書的產品在產業端已經實現規模化應用,真正解決了養殖一線的實際問題。

動衛所獲得的5個新獸藥證書
此外,近3年共入選省農業主推技術33項次,占獸醫類主推技術90%以上,其中雞球蟲病綜合防控技術、豬流行性腹瀉綜合防控關鍵技術等多項技術連續多年入選並獲評最受歡迎技術行列。
《南方》雜誌: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並不容易,動衛所探索出了怎樣的轉化路徑?
孫銘飛:科研成果要真正落地,必須跨過兩個

手機版

微信


